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林行止: 政經分途在商言商 武功仍強美元未廢


轉自信報財經新聞

一、近半個月來,亦可說是美國完成重返亞洲的軍事及外交部署後,以中國為重心的外交活動突趨頻密,先有去年底日相野田佳彥、繼有開年後南韓總總李明博的訪華,而為紀念中日建交四十周年,日本皇太子明仁伉儷應邀今年訪華也許很快排上日程;今天抵北京的則是美國財長蓋特納。

本和南韓的政治(及精神)領袖訪華,表面是與對北韓有重大影響力的北京商討金正日後的朝鮮半島局勢及紓解領海主權的糾纏,而明仁之行若落實,必然會引起兩 國較多的民間往還,彼此互相「釋放善意」,當然有敦睦近鄰的宣傳價值;至於蓋特納之行,公開議程包括「如何通過石油禁運制裁伊朗」,有很濃的外交性質,惟 實際與日韓一樣,都在試圖說服北京應該政經分離中國應把和這些國家的政治分歧「另案處理」,而以純經濟效益考量與她們的經貿往來。事實上,這樣做的好處 是不必為達政治目的而給對手國以經濟優惠,因為這種優惠是沒有回報的;還有,北京亦別再以為經濟密切往來政治關係必佳,現實早已展示,和中國簽訂經貿協定 後大多數國家(所有鄰國)都會掉頭便向美國示好並尋求其保護。中國要吸取經驗教訓,行政經分離的政策。

地緣環境及經濟上各有所求,近來中韓 雙邊貿易飛速增長,二年中國購進約百分之二十八韓國出口(美國及日本依次為百分之十及百分之五點八),南韓同期進口百分之十八的中國出口(以次的日 本為百分之十六點二),中韓貿易互補性強且肯定各謀其利,從這些抽象百分比可見。作瞎子摸象式的反應,北韓新人上台,對外關係原則不會大變而外交手法可能 有變、歐美經濟前景暗淡,這種迷離不明朗的情況,令南韓致力保持中韓關係不變,以收北韓不會無端生事之效。在這種氣氛下,中國漁船船長刺殺南韓水警案將 「冷處理」而經貿往來如常,是可以預期的。

日本在財政上有求於中國,漸為傳媒注意。眾所周知,日本國債二倍於GDP,負債比率世界之冠,其 所以不出大事故,未引爆「金融危機」,皆因百分之九十五國債落在日本人手裏,這班債權人只收一厘左右孳息,由於通脹近零且「圓高」持續,令收取低息的日本 人怨氣不大(近年投行以高息為餌吸引日人購持外國債務,結果虧損甚大,以高息只屬「名義」即撇除債券發行國通脹後是負利息,加上主要貨幣兌日圓貶值,投資 海外的日人因而得不償失)。不過,日本投資者對這種玩了二、三十年的金錢遊戲已萌厭惡之心,不再積極認購新債,這是為什麼去年底日本大藏省不得不宣布購買 日債「有獎」的原因;從十二月五日開始,購進日本政府新發行孳息零點五厘(0.05%)的國債一千萬日圓(約百萬港元),持有期三年,可獲面值一萬日圓 的金幣一枚(重零點五五盎斯),時價約合六千七百港元……。以物質誘因吸引投資者購買債券,是破天荒之舉(他國有否先例,不得而知),而此舉強烈顯示日本 政府以新債換舊債的辦法已不易繼續,那即是說,「龐茲騙局」式的債券已不受向來視購持政府債券為愛國行為及可保持貨幣購買力的日本人歡迎!換句話說,日本 開始無法藉國人融資(吸納民間資金)其黑洞式財赤,財政日趨窘迫,彰彰明甚。在去年底中日達成以本國貨幣進行國際貿易的背景下,日本有日後中國可能考慮少 購美債增持日債的奢望,不難理解。

二、中日各以本國貨幣為貿易結算單位,等於日後可以直接交易,不必再用美元為媒介,此舉可 節省不少外滙兌換的差額損失及手續費事小,嚴重的是意味美元作為國際貿易支配性貨幣地位的優勢開始褪色;而更重要的是,這同時傳遞了中日兩國政府不再視美 國政府為最有信用且美元不是最可靠國際通貨的訊息!

令超級美元地位受質疑的是,中國和日本為世界上持有美國國債第二及第三多的國家,她們情 願地或不情願地累積了以千億美元計的美國債務,由於數額龐大,早已處於購沽兩難之局,再增購的可能損失更大,但此時大手沽出,不僅會使美國的「龐茲騙局」 玩不下去,且會釀成環球性財金危機,對美國經濟固有災難性衝擊,於本國則有「迴旋鏢」即自食惡果效應,因為這種情況必令美元滙價及債價重挫,手上仍有巨額 存貨者損失不菲,是顯而易見的。

上述情況令中日(和其他早已不相信美元現在有意仿效中日做法的國家)只會少量且盡量不構成市場波動的情形下 減持美元債券(所謂採取baby step),準此,供求關係可能在短期內令美元兌人民幣貶值,這既滿足了美國府會逼人民幣升值的訴求,同時對美國出口業有利。然而,長期而言,美元作為幾 乎可說是唯一流行國際通貨的地位難免質變。當二○○八年「金融海嘯」爆發時,全球受累,美國的「忠實盟友」敢怒不敢言,但新興國家中國、俄國、馬來西亞及 南非等均高調表示應該另找一種不會受美國政經失序影響的「世界性儲備貨幣」!哪裏能找這種貨幣,現在似乎呼之欲出。

美元、日圓、歐羅和英鎊 都各有一本無法解決的經,也許有人因此認為人民幣是取代美元的唯一選項;在人民幣尚非國際通貨之下有這種想法,未免想入非非,過於進取,而且渾忘第一次世 界大戰後美國軍事崛起是美元取代英鎊的根本條件;如今美元雖成強弩之末,是積弱已久的紙幣,然而此際美國軍力卻如日中天,「獨門武器」源源應市,且因吸取 了他國所無的多次戰爭的實戰經驗,令其依然坐穩世界軍事獨霸的位置。現實如此,試想美元會退位讓強嗎?

在這種大環境下,筆者相信中國仍不得不繼續「適量」購買美國債券這正是今天蓋特納在北京推銷的貨色。美國去年兩度(八月二日及九月二十二日)提高債務上限一共九千億(美元.下同), 這筆巨款全部報銷。進入新年美國已「莫財」(資金用罄),奧巴馬因此再向國會要錢,這回是「至今年年底需用的」一萬二千億(預料眾院一月十七日、參院二十 三日通過;年底即大選塵埃落定後新政府一定得再向國會要錢),看情形奧巴馬總統會於二十四日發表國情咨文前後簽署生效生效等於交財政部發債券集資。蓋特 納今天在北京的主要任務是向中國政府推銷這批「新貨」,有中國這個大財主認購,當有助這批新債的去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